得了这种病,丁丁都保不住了?麦肯锡健康|科普

作者:麦肯锡健康 阅读:2772

得了这种病,丁丁都保不住了?麦肯锡健康|科普

丁丁,学名阴茎,这个部位一直被认为 能体现男人尊严,也被认为是男性 重要的标志。

自古以来男性就对这方面比较在意,有很多人本来就是正常的,但总觉得自己的太小,没有尊严,以至于想方设法加长增粗。

3.jpg

要是正常还要嫌小,那假如有一天,因为生病了需要切掉,会怎么去选择呢?

「不留着,毋宁死」吗?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

今天要说的,就是这样一种疾病,标准的治疗方法就是部分或者完整切除阴茎。

这种疾病,就是阴茎癌。

听着就怪可怕的,丁丁也会得癌?

那当然。阴茎作为人体的器官之一,与其它器官一样,也是由几种组织和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的,也可能发生各种癌症。

不过,我们平常说的阴茎癌,是指占大多数的、一种起源于鳞状细胞、称为鳞癌的恶性肿瘤。

阴茎还可能发生黑色素瘤、腺癌、Paget 病(湿疹样癌)等等其它癌症。

阴茎癌高发年龄是 40~60 岁,上个世纪 50 年代之前,甚至是我国男性 常见的肿瘤。

但您也别过度紧张——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生活和健康水平的提高,现在阴茎癌已经不多见了。

这里可能会让您有点小小失望,阴茎癌像全身大多数恶性肿瘤一样,病因和发病的生物学机制都没有完全明确。

不过,还是有一些公认的导致阴茎癌发病风险增高的因素,比如:包茎或包皮过长、HPV 感染、慢性阴茎炎症及龟头闭塞性脉管炎、吸烟、因为治疗需要的紫外线照射、日常卫生条件差、性伴侣过多以及低龄性交等等。

吸烟不用多讲,早就臭名昭著,常见癌症里找不出几个没它影子的。

包茎是明确的风险因素,很多研究显示,婴幼儿时期进行包皮环切术可减少成年后阴茎癌发病风险,甚至能减少女性伴侣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因为宗教原因很早就会切包皮,这两个民族阴茎癌和宫颈癌发病率都很低。

导致阴茎癌可能的原因是包皮垢刺激和慢性感染,这些与卫生条件有明显相关性,也是我国解放前阴茎癌高发的原因。

HPV 似曾相识,没错,就是导致女性宫颈癌的 主要的元凶,病毒可不管你是男是女。


来源:本站编辑 时间:2020-07-06 15: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