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使用的低分子肝素注射液,多为预灌式针剂, 注射时不必排气。因低分子肝素药物单支剂量较少,价格比较昂贵,为了减少药物浪费并且避免针头残留药液对组织的损伤,有文献研究表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时采用留置气泡技术能保证注射前、后针尖部位无药液沾染,减少了药物对局部组织刺激,降低了局部组织出血和患者的不适。注射时将针头朝下,空气弹至药液上方即可。
如何正确的自我注射低分子肝素?
注射部位,以脐为中心,上下 5 cm、左右 10 cm、避开脐周 5 cm 的区域为注射区域,按照我中心给于的腹部定位卡,或者自行设计腹部注射卡,将注射区域分成 16 个部分,保证各部分中心点间距均不低于 2 cm,注射时交替轮换,每个区域注射过后均做标记,防止短期内重复注射。
水平横向拔针帽,减少针尖处液体自行滴出,如仍有滴出,轻弹药液,不予以棉签擦拭等处理,避免微粒污染造成局部皮下组织损伤。
注射前不排气,使用一次性预装药液,针尖向下,轻弹管壁,将空气弹向上方,主要完毕后针头部位正好遗留少量空气,既能保证药液完全注入,剂量准确,又能避免退针时针尖药液刺激局部皮下组织。
进针方法,穿刺点消毒后,整个注射过程中两指捏起皮肤褶皱以扩大皮下间隙,手持注射器于穿刺点垂直进针,使针头完全刺入,具体深度依据患者皮下脂肪厚度而异,期间始终维持褶皱存在,易于固定。
推注时间,匀速、平稳的于10~15 s 推注完毕,停顿 10 s 后放松褶皱,垂直拔针。
注射完成后拔针,应当进行注射部位的按压,适当将该时间延长对于提高药物吸收度、降低出血率具有重要意义。若患者无凝血功能障碍,按压时间3min,皮肤下陷1-1.5cm即可。亦不予以穿刺点及周围按摩和热敷。
来源:本站编辑
时间:2021-10-27 10:5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