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婴儿

子宫内膜容受性芯片ERA个性化分析

作者:麦肯锡健康 阅读:2358

月经周期中,响应卵巢激素的号令,子宫内膜的形态不断变化,基因表达也发生周期性变化。“种植窗”的打开和关闭,受到严格的基因调控。ERA技术可以快速检测子宫内膜中的基因表达,从分子水平窥探子宫内膜动态。
一些研究表明,约15%-25%的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种植窗发生了改变,如果对这类患者进行ERA检测,也许可提高妊娠率和植入率,改善妊娠结局。但目前临床的循证证据上不很充分、检测方案的局限、加上昂贵的费用,让ERA技术仍难以普及推广。
电镜观察到的胞饮突是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形成的胞质外突起,呈花朵状。胞饮突的形成依赖孕激素的作用,胞饮突是“种植窗”开放的重要的标志,目前的研究显示,胞饮突数量及成熟比例与胚胎成功种植密切相关。尽管胞饮突不成熟并不意味着绝对不孕,但这部分患者的流产率与反复移植失败率确实更高一些。
胞饮突出现、发育、退化的时间与子宫内膜种植窗完全吻合,是理想的形态学标志物。然而,胞饮突出现的时间个体差异大,检测需要子宫内膜活检和电子显微镜观察,比较昂贵,检测时间也比较长,相关技术有待进一步优化。 

胚胎着床过程相当复杂,子宫内膜中许多“活跃的”生物分子、细胞因子、受体参与了这一过程。

有科学家提出,可利用这些生物分子进行建模,预测子宫内膜的“种植窗”。 
胚胎着床是一个胚胎“种子”与子宫内膜“土壤”的配合过程,找准子宫内膜种植窗,抓住“好时机”进行“播种”,也许能解决部分胚胎反复种植失败难题。为不孕女性提供更加精准的医疗服务,是医务科学工作者不懈的追求。

来源:本站编辑 时间:2020-12-28 11:22:36